尊龙凯时的K1/GLAG-66细胞是作为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的经典模型,凭借其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如保留甲状腺特异基因表达及体内成瘤性),成为肿瘤发生、药物筛选以及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细胞的复苏和培养过程的规范操作,将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本文将详细介绍K1/GLAG-66细胞的背景知识以及标准化的复苏、培养、冻存全流程技术要点。
K1/GLAG-66细胞背景概述
起源:K1/GLAG-66细胞来源于一位73岁男性患者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灶。特性:该细胞呈上皮细胞样,具贴壁生长特性,且易聚集成团或岛状(需保证在传代时充分分散)。它保留了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等基因表达,并具有良好的体内成瘤能力。应用:K1/GLAG-66细胞广泛用于甲状腺癌的增殖、侵袭、转移机制研究;靶向治疗(例如RET、BRAF抑制剂)及放化疗敏感性测试;以及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常用培养基为RPMI-1640或DMEM,需添加10%胎牛血清(FBS)和1%青霉素-链霉素双抗(Pen-Strep)。培养条件应控制在37°C,5% CO2及饱和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并根据细胞密度和状态每周传代2-3次。
核心材料与仪器的准备
细胞来源:液氮中保存的K1/GLAG-66冻存管(注明代次和日期)。培养基:RPMI-1640或DMEM(含L-谷氨酰胺),预加热至37°C。血清:优质胎牛血清(FBS),也需预加热至37°C。添加剂:青霉素-链霉素溶液(100X),胰蛋白酶-EDTA溶液(0.25%),PBS(无钙镁离子)。耗材包括T25或T75细胞培养瓶、15ml离心管、移液管、巴氏吸管、冻存管、细胞计数板/仪。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细胞冻存液(或自配:90% FBS + 10% DMSO)。仪器需要CO2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倒置显微镜、低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37°C)以及液氮罐或冻存盒。
K1/GLAG-66细胞复苏流程
尊龙凯时强调,在复苏前预热准备需至少提前30分钟,将完全培养基(RPMI-1640/DMEM + 10% FBS + 1% Pen-Strep)和PBS置于37°C水浴中加热。生物安全柜需开启UV进行灭菌≥15分钟,随后通风5分钟。使用75%乙醇彻底清洁生物安全柜内表面和即将使用的耗材。将标记好的T25培养瓶准备好,并在水浴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并设定在37°C。
快速解冻时,需佩戴防护装备,迅速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管并放入干冰中短暂转移,以防液氮溅入管内。关键操作是将冻存管垂直浸入37°C水浴中,并持续轻柔摇晃,确保细胞悬液在60-90秒内完全融化。注意,管口不要浸入水中!
移种与离心步骤中,需使用75%乙醇消毒冻存管外壁后,在生物安全柜内用无菌工具轻柔将细胞悬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缓慢加入5-10ml预热完全培养基。离心应设定在4°C,1000rpm(约150-200g),时间5分钟,确保离心机配平。
重悬与接种过程中,需小心弃去上清液,留下少许液体覆盖沉淀,加入1-2ml预热的完全培养基。轻柔地吹打沉淀5-10次,使细胞均匀分散,避免生成气泡。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含有预热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并轻柔晃动以使细胞均匀分布,最后将培养瓶放入CO2培养箱中。
复苏后24-72小时内需密切监控细胞状态,评估贴壁情况、细胞形态及密度,并记录观察结果以确保健康细胞的生长。
K1/GLAG-66细胞的常规培养与传代
在常规培养过程中,每2-3天应更换新鲜预热的培养基,并根据细胞的状态评估何时传代。细胞生长至80%-90%汇合度时需要进行传代,以避免过度密集导致细胞状态下降。传代流程应规范,确保细胞在最佳状态下继续培养。
K1/GLAG-66细胞的冻存步骤
在进行冻存时,需选择健康、稳定的细胞进行处理。冻存液的Preparation要用预冷的完全培养基或90% FBS + 10% DMSO,确保DMSO的终浓度为10%。细胞悬液需在-80°C条件下进行程序性降温,防止直接放入液氮,从而确保细胞的存活率。
关键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在整个实验过程,需确保无菌操作,所有步骤都须在生物安全柜内严格进行。同时,保持温度控制非常重要,确保所有试剂在使用前达到37°C。对于K1/GLAG-66细胞,应对其机械力敏感特性保持谨慎,避免过度反复操作以减少细胞损伤。
K1/GLAG-66细胞在甲状腺癌研究中的价值与前景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的甲状腺来源和良好体内成瘤能力的细胞模型,K1/GLAG-66细胞在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子机制、评估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策略、研究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等方面展现了重要价值,而尊龙凯时提供的规范复苏与培养技术则是确保其作为可靠研究工具的基石。